按照制造業的慣例,企業不是靠近能源或者原材料豐富的資源性地區,就是放在距離終端市場比較近的消費地區。不過,有這樣一家公司,老板寧愿增加上千萬元的生產成本,也要把國際領先的新生產項目,放到老家杭州余杭區的瓶窯鎮。這家企業就是鎮江鼎盛集團,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空調鋁箔制品生產制造商,也是國內鋁箔制造業的龍頭企業。 在今年1月底召開的全省民營經濟大會上,9個浙商回歸類簽約投資項目中有兩個先進制造業項目,其中“哈茲雷特”連軋鋁業項目,就是鼎盛集團投資的,項目總投資在12億元左右。 鼎盛集團董事長周賢海是杭州人,這次回老家投資,除了情感因素外,主要是看好杭州地區的投資環境和政府的服務意識。今年杭州分公司的產能預計在12萬噸左右,一旦世界領先技術“哈茲雷特”建成投產,產能預計再擴大兩倍左右。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波認為,浙商回歸,投資的方向很重要,高端制造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渠道。記者 程超杭州起家鎮江壯大周賢海說,鼎盛集團是一個標準的浙商“走出去,再回來”的典型企業。十多年前,周賢海在杭州開設了貿易公司,同時自己也做一些電纜、鋁板和鋁管等小實業。2000年,周賢海在余杭區瓶窯鎮征地畝,投資建起了廠房,賺到了第一桶金。 通過三年左右的奮斗,周賢海組建起了鎮江鼎勝鋁業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使用了近600畝土地,當年產值就超過了12億元,被江蘇省授予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目前鎮江鼎勝公司的各類鋁制品的年產能達到25萬噸,是全球最大的空調鋁箔制品生產制造商,也是國內鋁箔制造業的龍頭企業??照{專用鋁箔,已被LG、三星、美的等空調知名企業采用,鋁光帶和復塑鋁帶獲得亨通電纜、富通電纜、艾美柯管業等企業認可,冷柜用氧化鋁板和冰箱用市郊節能蒸發器贏得了海爾冷柜、星星冷柜、萬寶冰箱等知名廠家的青睞。 回家鄉發展高端制造業今年1月底召開的浙江省民營經濟大會上,周賢海和杭州市余杭區瓶窯鎮政府簽署了鼎盛集團“哈茲雷特”連軋鋁業項目,總投資規模在12億元左右。征地面積為400畝,預計4年后投產。 不過,這并不是周賢海第一次決定回鄉創業。早在2007年,周賢海已經在瓶窯鎮投資成立了杭州五星鋁業有限公司。 周賢海說,回鄉投資,故鄉情感是重要的因素。早在2007年余杭區政府去鎮江招商引資時,周賢海就決定暫時放棄公司在鎮江已征可用的400多畝土地,改為到余杭征地300畝,投資8.9億元開展鋁箔項目。 新上馬的“哈茲雷特”連軋鋁業項目,是目前國內罕見的新技術,一旦投入應用,將為鋁加工企業擴大產能、節約成本帶來巨大的規模效應。周賢海介紹,按照公司的規劃,杭州五星鋁業今年生產線能達到9條,年產能能達到12萬噸,平均一條生產線的產能在1萬多噸;而“哈茲雷特”連軋鋁業項目一旦投產,單條生產線就能達到25萬噸-30萬噸的產能。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波認為,浙商有資金和品牌的優勢,浙商回歸選擇的投資的方向很重要,并不是要一窩蜂地去投資高新產業,實際上傳統產業也能創造更高的價值,高端制造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渠道。 政府服務和政策扶持給回歸帶來信心鼎盛集團留在鎮江發展其實更有利,當地不僅有已征可用的400多畝土地,還有大飛機項目,是鋁制品的重要消費地區。周賢海為什么會選擇看上去用地緊張、能源和礦產貧乏的老家發展? 周賢海承認,客觀上來看,回余杭發展面臨很多現實的困難,例如電費比中西部地區貴一倍左右,還常常面臨用電短缺;如果把下游公司直接開在鎮江,可以免去物流的成本,現在要把鋁錠從鎮江運到余杭,平攤到每噸產品上,要增加100元-150元物流費用,按照今年12萬噸的年產規模計算,僅這一項,就要增加上千萬元的費用;用地方面,浙江的費用也要比鎮江貴好幾倍。 不過,周賢海認為,回浙江發展,最大的好處就是當地政府的服務意識高,配套的扶持政策非常符合公司發展的實際。周賢海說,鼎勝能如此迅速地在杭州扎根并產出效益,余杭區政府及瓶窯鎮政府在前期的土地供應及相關審批上都給出了很大的優惠。當時,瓶窯鎮能夠提供的土地只有100畝,而鼎盛集團要落地的一期項目就需要300畝。為此,瓶窯鎮黨委政府通過采取搬遷淘汰落后產能小企業的方式,為鼎盛集團的新項目建設騰出了土地。針對這樣有實力有潛力的大項目,瓶窯鎮政府在土地出讓方面也給予了優惠政策:招投標價格給予政府最低保護價。 在優惠政策的扶持下,杭州鼎勝的發展相當迅速,去年銷售規模達到23.5億元,同比增長17.5%,按照規劃,等“哈茲雷特”連軋鋁業項目投產后,年銷售規模有望達到80億元。 杭州今年前四個月引進浙商項目到位資金全省第一和別的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相比,余杭區瓶窯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徐興龍顯得有些“不務正業”,他的一半工作時間,都在鎮政府旁邊的杭州鼎勝公司幫忙,遇到公司有什么大事,徐興龍還要犧牲雙休日,加班加點幫忙解決。杭州鼎勝銷售總監楊一兵說,就是這樣一個編外員工,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到了浙江當地政府招引浙商回歸的誠意,對回浙江發展信心十足。 徐興龍從2007年開始和鼎盛集團取得聯系,之后就一直作為公司的聯絡員進行幫扶。像杭州鼎勝項目要通過環評工作,徐興龍在15個工作日里,對公司2000米范圍內的20個企業和50個個人進行走訪,收集意見,幫助公司順利通過環評。 用電高峰期,浙江持續的電力緊張局面成為制約著鼎勝公司的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徐興龍又幫助公司聯系杭州余杭供電局,為該企業增產、擴建用電事宜和瓶窯鎮工業園區用電規劃方面若干問題出謀劃策。徐興龍說,要想讓浙商在浙江發展得更好,最好的辦法就是誠實守信,幫助企業降低投資成本、解決各種生產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讓企業安心回來發展。 瓶窯鎮的做法只是杭州政府部門大力度吸引浙商回歸的一個縮影。日前,杭州出臺了“1+13”共十四項相關政策,欲形成支持浙商創業創新的政策體系,積極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政策洼地。其中“1”為市級層面制定的《關于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杭州發展的工作意見》;“13”為13個市直屬單位研究出臺的13項相關配套政策,包括科技創新、人才引進政策投融資服務政策等。 據杭州市經合辦統計,今年前4個月,杭州市共引進浙商回歸引進項目271個,涉及協議總投資億元,到位資金106.28億元,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的37.29%,引進項目到位資金總量位居全省第一。
|